《牧民新歌》是簡廣易先生在1966年創作的笛子獨奏曲。是「新派」演奏風格的代表性曲目之一。以蒙古族音樂為素材創作、加上新派的歌唱風格,曲調極為動人好聽,吹笛子的幾乎人人必吹。
既然是新派風格代表性的曲目,要演奏前就得先了解新派較常用的技巧、較特殊的演奏法。比較特別的有幾點:
1、 指尖按孔:有別於我們大部分人用指肚,新派是以指尖按孔的。這種持笛法利於吹奏快速顫音、波音,也利於吹奏由半孔指法。個人覺得指尖按孔聲音較「立體」。
2、 規律的氣震:新派風格大量使用氣震音(像弦樂的揉弦),一拍半以上就有氣震;同一長音震的時候頻率是一樣的(也就是不會有由慢漸快的那種震音),所以我稱之為規律的氣震。當然不同段落時,快的段落震音頻率快、慢的段落頻率慢(快曲子快震,慢曲子慢震)
3、 有人稱回滑音、複滑音、特殊的雙倚音,記譜如下: 演奏法很特殊,如圖上的353先以舌頭輕吐出裝飾音第一個3,再連線音至5,隨即斷氣絕聲,再以氣吹出3。這是瞬間發生的變化,輔以氣沖、指滑、氣滑。
回滑音、複滑音、特殊的雙倚音,記譜如下:
